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——龚自珍《已亥杂诗》
1848年,回乡归隐的龚自珍,猝死在他教书的书房之中。带着无尽的遗憾,带着莫名的伤痛,带着对这个国家与民族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但又无力改变的失望,龚自珍离我们而去了。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,这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剧,一个开眼看世界的有志之士,无所作为的与世长辞,黑暗已经来临,预感到黑暗的诗人已经离去。那时鸦片战争已经失败,他所支持的林则徐也已经走上了他人生的末路。龚自珍作为一代文人又能怎么样呢?“有山难撼海难防,匝地奔弛尽犬羊。”也许眼不见为净吧,毕竟,那仅仅是中国近代屈辱的开始。龚自珍是幸运的,他先人一步离开了这个人世间,不必再经受更多的苦难了。
作家王振羽,历经20年认真研读龚自珍,阅读他的诗文,体会他的心境,重新把龚自珍的人生经历塑造在我们面前,写了这本《龚自珍传》。时隔近20年进行重新修订出版,也就有了摆在案头的这本漂亮的书籍,它让我们真正的走入龚自珍的生活,了解这个少年天才,成年蹉跎的龚自珍,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之下,怎样一步一步从希望到失望,最终走上绝望之路的。
龚自珍,属于天才儿童,出生于诗书之家,十几岁就可以出口成章。他也许注定会成为一个文人,在文学上的成就一发而不可收拾。龚自珍在文学上的造诣是有目共睹的,如果提到明清以来的诗人,龚自珍是必然上榜的一位。虽说诗词在明清已经没落,真正能达到唐宋诗词的高度的,只有屈指几人,但龚自珍绝对可以占有一席,并且还是处于高位的。他的《已亥杂诗》系列,无论思想性,文学性,都是明清诗歌中出类拔萃的。
与龚自珍文学能相媲美的,就是他的远见卓识。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龚自珍成年之后,开始游学和应试之路,他走南闯北,游历了很多地方,不但增长了自己的见识,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看待这个世界的观念。相对于那些白首穷经的书生们,龚自珍有着独立的思考的能力,也才有了后面对于社会不公的抱怨和期待改革的良好愿望。
文学上的龚自珍风光无限,但在仕途上,他就颇为波折了。19岁的他。第一次进入乡试却仅得了副榜第28名的成绩,这让自恃才高的龚自珍无法接受,他发出了“十年寒窗,读书万卷,胜负成败取决于三篇八股文章是也太不公平了”的呼声,但作为历史上的龚自珍受困于那个时代,他这一生同样被这三篇八股文所困住,数次应试终不得进取。最终只得以举人挑选的形式进入官场。但官场的黑暗倾轧同样让他无法适应,他有着一颗美好愿望之心,无法和那些昏官同流合污,最终不得不辞官回家教书,最终客死。
这就是龚自珍的一生的概括,但龚自珍的一生要有趣和生动的多,在王振羽的《龚自珍传》中,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,活在当时生活中的龚自珍,那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。读一下他的这本书,了解一个晚清著名诗人的生活境况,体会一下他那莫名的心境,也能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