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洋污染的危害(我国面临的海洋问题)

发布日期:2025-01-06 03:10:03     手机:https://m.xinb2b.cn/yule/news82436.html    违规举报
核心提示:海洋污染的危害(我国面临的海洋问题)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。 一说到海,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这样的画面: 或者是这样的: 然而在大家关注海鲜海洋之时,也是赤潮频发之时。 今年的赤潮发生的格外频繁,1月中旬深圳就有报道时隔15年再次出现大规模

海洋污染的危害(我国面临的海洋问题)

海洋污染的危害(我国面临的海洋问题)

今天是世界海洋日。

一说到海,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这样的画面:


或者是这样的:


然而在大家关注海鲜海洋之时,也是赤潮频发之时。

今年的赤潮发生的格外频繁,1月中旬深圳就有报道时隔15年再次出现大规模棕囊藻赤潮;4月福建省进入赤潮高发期,最近又有不少媒体报道了赤潮爆发的消息。

这赤潮一来,海鲜可能会变“毒海鲜”,吃了会引起食物中毒。


而且人也不能碰赤潮。


那么赤潮究竟是什么?它对人有什么危害?被污染的海鲜究竟有多“毒”?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一说赤潮。

什么是赤潮?

赤潮是海区中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大量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,因而引起水体变色的现象。

在很多沿海的国家和地区,赤潮的发生都很频繁,其中自然也包括我国。

诱发赤潮的浮游生物很多,主要有原甲藻、夜光藻等等。

赤潮分有毒和无毒赤潮,有毒赤潮中的赤潮生物能够生泌麻痹性贝毒、下痢性贝毒、神经性贝毒等毒素。

赤潮不一定就是红色的,还可能把海水“变”成红色、褐色、粉红色、绿色等等。


赤潮对人有什么危害?

赤潮海域大量增殖的藻类中,可能会出现有毒藻类。能形成赤潮的260多种海洋浮游藻中,有70多种能产生毒素。

毒素不但可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,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,造成人类食物中毒。

另外,在被赤潮污染的水域,如果有人下海游泳,皮肤就可能接触有毒藻类,引发皮肤问题,特别是如果身上有伤口,毒素侵入,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问题。所以如果看到海水异常变色,切记不要与之接触!


在淡水系统中的“水华”,其实也是跟赤潮类似的现象,多数是黄色和绿色的。可能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。

赤潮是如何发生的?

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,从古代开始,国内外就对赤潮有记载。

研究表明,引发赤潮的主要因素中有自然因素,包括全球气候的变化,海水的温度升高等等。

而人类的活动也会引发赤潮。现代化工、农业生产发展、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多、大量生产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,导致近海、港湾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。

海水养殖业尤其是对虾养殖业蓬勃发展,一些养殖技术和系统不完善,造成投饵量偏大,养殖污水没有处理达标排入海中,会加快了海水的富营养化,加快赤潮爆发。


此外,海运业的发展可能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被引入。

赤潮究竟有多“毒”?

赤潮一出现,不仅会让鱼、虾、贝类机械窒息而死,还会造成水域环境严重缺氧,或者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,使其他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。

更糟糕的是,有些赤潮藻类还会产生生物毒素,能直接把鱼、虾、贝类等毒死。


当鱼虾、贝类处于有毒赤潮区域内幸存,那么摄食这些有毒的赤潮生物,就会在体内积累。这些鱼虾、贝类如果不慎被人食用,就会引起中毒,严重时可导致死亡。

贝类多数生长在沿海,而且是附着性的,特别容易受赤潮的影响。如织纹螺中毒事件在南方海域较为多发,特别是以福建、浙江、和江苏三省最为严重,中毒事件的发生都是在赤潮出现的季节,广东、福建多发于4-5月份,浙江和江苏多发于6-8月份。

有许多生长在赤潮多发水域的海鲜,如蛤类,文蛤、青蛤、菲律宾蛤仔、杂色蛤仔等;蛏类,如缢蛏、大竹蛏,蚶类、贻贝、牡蛎、海螺和鲍鱼等,如果在赤潮发生期间,来自赤潮水域,最好不要食用。


如果吃了贝类海产品后在短时间内出现唇、舌麻痹及肌体无力、头痛和晕眩等症状,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,并主动将饮食史告诉医生。

如何避免赤潮发生?

防治赤潮,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。目前不能完全阻止赤潮发生,但可以进行控制。比较可持续的方法是生物学方法,主要是利用鱼类、水生植物、微生物来控制藻类生长。


除此之外,控制海域的富营养化,严格控制污水处理,减少污染,合理开发海水养殖业,控制有毒赤潮生物外来种类的引入,都可以让赤潮相对不容易发生。

赤潮发生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

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产生破坏

甚至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

在注意远离颜色异常的海水

不吃被赤潮污染的海产品的同时

如何保护海洋生态

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

举报


 
 
本文地址:https://xinb2b.cn/yule/news82436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推荐图文
推荐娱乐运动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蜀ICP备18010318号-4  |  百度地图  | 
Processed in 0.428 second(s), 81 queries, Memory 0.51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