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目标管理(简答什么是目标管理)
哈喽,我是沈小星。
去年,我认识了一个开店的老板。
她的店铺刚开张半年,隔三差五的搞营销活动,三天一小搞,五天一大搞,就想着拓客赚钱。
然而,半年下来,却什么钱都没有赚到。
我问她,你有没有制定一个目标,比如这个月我要赚多少钱,这半年我要赚多少钱?
结果,她说从没想过,就想着搞活动,能赚多少就赚多少。
我并不赞同她这种做法。
如果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不制定一个目标,那我们的努力就没有方向。
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,再高明的人也无法给你指出出路,别人说的建议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,不能转化自己的有效行动。
有了目标,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想要到哪里去。
1讲到这里,很多同学就会说了,我明明制定了目标呀,为什么还是无法完成呢?
有数据统计:有92%的新年目标会在1月15号之前宣告失败。
就像段子写的那样:“我2021年的目标,就是搞定2020年那些原定于2019年完成的安排,
不为别的,只为兑现我2018年时要完成的2017年计划的诺言。”
我们在立目标的时候,总是激情满满,
但是通常用不了一个月,就会又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中去,把这些激动人心的目标丢到一边。
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
很多人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会犯两个错误。
1、目标定的太高
有些同学在给自己定目标的时候,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,认为只要目标定的越高就越好。
但实际上制定目标是一回事,完成目标又是另外一回事。
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做什么,完成目标是明确如何做。
如果制定的目标太高,永远都无法落地实操。
2、目标定的太多
我有一个学员,姑且称她为小蔡。
小蔡是一个目标非常远大的人,既想要在事业上做出成绩赚到钱,又想要学好一门外语,还想再抽空练出马甲线。
可是有很多次,小蔡背完单词就已经过了凌晨,第二天上班毫无精神不说,昨天晚上背的单词一个也不记得。
长此以往,焦虑的情绪越来越严重,她便来咨询我。
我问她:“这么多目标,你最想做好的是哪个?”
她恍然大悟。
其实,小蔡定这么多目标,无非就是想要改善生活状态,让自己变得更好,所以她的目标中要学习的技能非常多。
目标越多,精力就会越分散,到最后不仅无法集中精力思考,还会因为难看到成效而平添许多焦虑。
有目标的人很多,能够清楚认识自己的能力,设定明确目标的却很少。
所以与其在过多的目标上徘徊,不如砍掉几个。
2定制任何一个目标,都应该用科学的方法,不然说了等于没说,喊一下口号,烟消云散。
在这里,我给大家推荐2个目标管理的工具。
1、SMART原则
具体什么意思呢?
(1)Specific(具体的)
很多时候,我们没有实现目标,不是我们的执行力不够,而是目标太模糊。
比如,你的目标是让自己变得有钱。
那“有钱”的标准是什么?
必须将目标数字化。比如,年薪100万元。
总之,制定目标的时候尽量要用明确的数字表达清楚。
(2)Measurable(可衡量的)
怎么判断自己的定的目标是不是可以被衡量呢?
如果你是一个销售人员,希望这个月的业绩有所提升,那么就要结合上个月的业绩设定具体的标准。
比如你上个月完成了80万的业绩,这个月的目标是提升20%,也就是要达到96万的销售业绩。
这里的“可衡量”指的是有参照标准,要将能量化的都量化,不能量化的质化,不能在目标设置的时候用一些模糊的描述。
(3)Attainable(可实现的)
在设定目标的时候,不能脱离现实,否则一定会以失败告终。
比如,你的月薪是1万元,你的个人储蓄有10万元,你的目标是明年在上海买套房。
那么在没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,定这样的目标就毫无意义。
目标的达成一定是自己的力量可以控制的,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他人或者你不可控的事情上。
(4)R-Relevant(相关的)
目标的相关性指的是:实现这个目标和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。
如果这个实现了这个目标,但是和其他的目标毫无关联,或者关联度很低,那就没有非常实际的意义。
(5)T-Time-based(有时间限制的)
这点非常好理解,就是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要有时间限制,只有设置了时间,才会有紧张感,才会在制定的时间达到目标。
如果没有时间限制,你的目标就会成为一句口号,起不到任何的作用。
2、九宫格思考法
我们可以在一张白纸上,将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各平均分割成三等份,从而形成9个格子。
在九宫格中间的格子里填主题,然后我们可以在它周围的8个格子里面写下相关要素。
比如:财务、学习、家庭、健康、工作、人格、休闲、社会……
我们可以在每个格子里写下自己的目标。
当然,九宫格思考法虽然是以9个方格为主,但每一个格子都可以再衍生成9个格子。